为什么茶有点苦_为什么自己泡的茶总是又苦又难吃
对于爱茶的朋友来说,“涩味”并不陌生,但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呢?什么原因导致涩味?
普洱茶的涩味,经常喝普洱茶的茶友应该都知道。其实严格来说,涩味不是一种味道。我们喝普洱茶时感受到的“涩味”,其实是一种感觉,是口腔黏膜中蛋白质凝固而产生的收敛感,而不是一种味道。
涩味是由茶单宁或茶多酚与唾液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的沉淀或聚集引起的。茶叶中的涩味主要是由多酚类物质引起的,其中儿茶素所占比例最大。
在《云南普洱茶化学》这本书里,研究表明儿茶素是多酚的主要成分,占总多酚的60%-80%。)中脂肪型的茶氨酸有很强的涩味,是引起涩味的主要成分。
我们喝普洱茶的时候,生茶大多有涩味,而熟茶基本没有涩味。有涩味的成熟普洱茶,发酵度较低,不可多得。
普洱茶经过堆积发酵后,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容易挥发。在发酵甚至陈酿过程中,有一部分挥发,所以喝的时候不会刺激神经末梢,涩味也不明显甚至没有。
我们在喝生普洱茶的时候,很多茶制品只有冲泡几次才会感觉到涩味,而且涩味的浓度会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在冲泡过程中,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因、茶黄素等物质浸泡的速度比茶多酚中的儿茶素要快得多,从而导致涩味。所以我们喝生普洱茶,首先喝的就是茶的甜味。
另外,儿茶素等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被身体明显感受到。同时也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关,即神经敏感度强的人比神经敏感度一般的人更容易感觉到涩味。
涩味有加强作用,随着一定时间内茶汤量、茶汤浓度、饮用次数的增加,涩味会加强。
茶的量越大,茶越浓,茶多酚中所含的脂肪儿茶素等涩味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就越大,而一定时间内饮用次数的增加,会使涩味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不断加强,从而强化神经对涩味的体验。
所以喝茶的人会觉得,喝普洱茶的时候,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涩味会越来越浓。
普洱茶的涩味有多种原因。除了茶叶本身的内在因素,还有以下的外在因素会加强涩味:
茶叶加多了,水溶性茶多酚的浓度会增加,涩味的体验自然会增加。冲泡生普洱茶时,以175ml盖碗为例,茶叶量通常为7g。以这个比例冲泡茶汤比较合适。
冲泡鲜普洱生茶时,如果茶叶水温过高,会导致大量茶多酚随高温浸出,使涩味物质含量增加,人体神经对涩味的体验也会增强。
涩味明显的原因之一是泡茶的时间没有掌握好。茶叶闷太久,泡在水里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会增加,产生明显的涩味。
茶叶的品质也是影响普洱茶涩味的原因之一。高硬度的水在茶叶中活性差,可浸出物溶解度低,使茶叶涩。
所以普洱茶涩味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才是根本原因,而随着泡茶次数的增加而感受到的更强的涩味,是多酚类物质在多种原因影响下作用的结果。
郑重声明:
以上内容均源自于网络,内容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公益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客服QQ:841144146
相关阅读